老猫的伪环球旅行的后半段-1-纽约纽约

如果从今年1月12日从北京出发开始算,到6月29日飞机在同一个机场落地为止,咱算是围着地球绕了一圈。但真正的环球旅行我想大概是晃晃悠悠,走走停停,边走边玩的吧。从这个角度说,我这环球之旅实在名不副实,因为坐着飞机兜上这一圈实在不算个事…不过还是敝帚自珍,记录一下,为退休以后的故地重游计划备好资料。

行程

6月17号,从巴尔的摩郊区出发(承蒙贺总关照送行)踏上曲折的归国之旅。经纽约、雷克雅未克、哥本哈根、吕贝克、汉堡、科隆、亚琛、列日、布鲁塞尔、巴黎、法兰克福,通过包括长途车、火车、飞机、渡轮、地铁、有轨电车、出租车、公共汽车、自行车还有双脚在内的全系列交通工具,历经多次晚点、取消车次、找错车站、罢工的洗礼,还拖着带着超重几乎40%且内藏数量明显超过自用额度的名贵箱包电器化妆品的行李的行李,奇迹般地在29号提前半小时落地北京。天朝国航威武~

map

第一站 纽约

IMG_2775

把行李寄存在宾夕法尼亚车站,便出来感受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城市。纽约就跟画上画的一样,拥挤密集,乱哄哄。有人管它叫繁华,但一点都不可爱。街上到处都是拍到此一游照的各国游客和。纽约,这个符号化了的城市的每个角落你好像都在哪个电影、杂志甚至新闻片段里见过,但只要再多看一眼便又觉得那么陌生。没有时间住下来慢慢走,只能走马观花看个表面,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有意思的街头艺人和街头艺车

IMG_2793

IMG_2779

在Downtown的游船码头,一黑人哥们儿正兜售奥巴马牌的TT。这个网址在天朝没有被和谐http://www.obamacondoms.com

IMG_2806

这骑警应该不是用来作秀的吧。

IMG_2769

街头小摊上买的羊肉卷饼 (Lamb Gyro),貌似在美国很受欢迎,普及程度堪比我国的煎饼果子,据说是希腊食品。4美元,好吃极了。

IMG_2759

在纽约呆了短短的四个小时,也基本上是在美的最后时光。站在机场的候机楼里,看着黄昏中纽约壮观的天际线,心想:视觉上还真是个圆满的句号。

这次从美国飞欧洲的航班是个亮点,向驴友们推荐。订的是一家冰岛的廉价航空IcelandExpress,从纽约出发经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转机前往哥本哈根。这横跨大西洋的洲际航线只要309美元,不足人民币2000元。这张便宜票直接导致从美国东海岸经欧洲回中国的票价能低于直飞或在太平洋沿岸转机的价格(只说单程)。当然票价是上下浮动的,能否捞到便宜票要看人品~

能买到便宜票的人品和飞机不晚点的人品显然不是一类。早早就到了机场,发现航班状态显示正点心中窃喜。可再仔细一看,起飞时间被延后了一小时。这不还是晚点么!在值机柜台不出所料的行李超重,于是乎把绒衣、夹克以至羽绒服统统掏出来。爷来之前早有准备,这些东西放包里叫行李穿身上就叫衣服,行李有限额,衣服没有吧?

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在修改后的所谓正点起飞时间过去了半个小时之后,从冰岛飞来的飞机仍然还没有降落。显示屏上也不得不改写成晚点。鬼子们对待无解释无餐食无赔偿飞机晚点都是一脸漠然,大多闷头看书,躺地下打盹或者侃山聊天。我很担心后面转机的航班。中间只有两小时,还要办入境手续和安检。虽说晚上还有一班飞往哥本哈根,但从丹麦去德国的火车票已经付过钱了,这蝴蝶效应般的连环晚点我可咋办?于是跑过去问一个工作人员,得到了惊人的消息:不管晚点几个小时,后面的航班会在冰岛等你的!

真的么?!

6/17, AEU414, 20:30-5:40, EWR-KEF, Boeing 757; 6/18,  AEU901, KEF-CPH, 7:10-12:10, Boeing 737-700

一个月前的周末出游(2)——哈家渡的六月六

这是6月6日。城里的青年旅舍大多住的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夜猫子。而这个林子里的,屋里都是早睡早起的暴走族。晚上十点就都洗洗睡了,导致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就能起来。这里提供免费早餐,确切的说是免费的早餐原料:煎饼糊糊,然后自己加工。本来想摊个天津煎饼果子的,后来死活没找到甜面酱,葱花和香菜也没有,只好放弃。随大流儿弄的,淋上糖浆,味道马马虎虎吧。

IMG_2393 IMG_2400
吃饱喝足,出去逛了。沿着昨天来时的河边小路往Harpers Ferry镇上走。

IMG_2631

在爬旋梯上铁路桥过河前可以看到下图这个老运河的船闸遗迹。在镇上的博物馆里我找到了这个地方一百年之前的照片。这种对比太有意思了。

IMG_2648 IMG_2560

过了河就是Harpers Ferry镇了。这里以军火工厂起家,但战争爆发时为了避免对方“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美事儿出现,都被炸毁了。唯一剩下的一个遗迹是这个消防站。此乃上文所说那个试图推翻奴隶制度的哥们儿被捕的地方,现在几乎是革命圣地。

IMG_2626

镇子依山而建。老房子都经过很好的整修。古建筑整修很难掌握的是个度,要是过了就好像新修的一样,毫无访古探幽的乐趣。这里还好,但我喜欢更破败些的(足见心理阴暗)。

IMG_2606

有些老房子里还会摆上些道具,好像房子的主人还生活在里面。这些小细节可见管理者的用心经营。

IMG_2530 IMG_2539

 

 

IMG_2417

往山上走,经过一片墓地。这里几乎埋葬了二百年来这个镇上的所有人。

镇子的外围不属于国家历史公园管辖,是个漂亮安静的社区。仍有些居民住在这里。

IMG_2480

这些家门口停的不同年代的汽车(外加那个很酷的三蹦子)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下面大图这辆车里还有购物袋和没打开的饮料,估计主人每周还会开着它外出采购。

IMG_2482

IMG_2490 IMG_2489

IMG_2471 IMG_2473

Virginius岛当年是镇子旁边的工业开发区。哈家渡人靠水吃水,在这个岛上建立了很多工厂,利用水流作为动力,都不用买煤。但成也萧何败萧何,几次洪水,把岛上几乎所有的建筑物统统撂倒。几次抗争之后,都是同样结果,彻底打消了人们投资工业的信心。现在这个岛上草木茂盛,偶尔可见到些建筑的地基遗址。

IMG_2587

Doris给断断,这是什么水果。

美国乡村的人肉ATM

天不早了,往回走。这是离青年旅舍最近的一个商业中心(距哈家渡步行一小时,距旅舍二十分钟):一个加油站,一个便利店,一个倒闭了的餐馆,对面是一家汽车旅馆和酒店(卖酒的小店。纯洁天真的马里兰州不允许在超市或便利店里售酒,所有酒精制品都集中到一个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专门店铺里)。我的目标是便利店,买些吃的,顺便取钱。

这便利店门口写着里面有ATM,可进去之后转了一圈都没有发现。随即向老板打听,她指了指桌上一个写着ATM三个字母的小POS机。而老板脸上是一副“我猜你就没见过”的表情~愣了好一会儿我才明白取钱的要领:先在这机器上刷卡,输入取款金额,确认后它会吐出一张小票,然后拿着小票找店老板提现金。

里面的食物也有些特色。保温箱里烤着的Pizza看起来有年头了,汉堡是典型的三无产品:用没有商标的家用锡纸包着,上面用水彩笔写上奶酪或者烤鸡表示不同风味。随便买了一个,外加一盒疲塌了的薯条和跟王老吉一个味的亚利桑那凉茶。农家乐嘛~

IMG_2652

以上是6月6号周日的闲逛活动。预计下一篇是6月7号华盛顿的破事,再下篇是纽约,然后就要另外一个洲喽~引用刘建宏的话说,就是:近啦~近啦近啦近啦~

一个月前的周末出游(1)——从Alexandria小镇到哈家渡

这是在美国最后一个可以出来晃的周末。在纽约和下面这条线路之间挣扎了一小会儿,最后还是决定丢车保卒。纽约,改日吧。

行程

从巴尔的摩出发,在空空荡荡的巴尔的摩国际机场(只有两条国际航线,一个还是飞加拿大的)转长途车B30并在华盛顿地铁的最北尽头转地铁到几乎最南尽头的Alexandria Town。乱晃之后,同样地铁黄线转红线到联合车站搭国铁到西弗吉尼亚、弗吉尼亚和马里兰交界处的Harpers Ferry。第二天继续在这晃。第三天出发,赶早班的经济适用型通勤火车MARC回华盛顿,小晃,接着MARC回巴尔的摩。

地理和历史

Alexandria Town

在弗吉尼亚州,紧挨着华盛顿。以前是个繁荣的港口,是附近一带的贸易中心。后在巴尔的摩的竞争下,贸易地位日渐衰落,原来繁忙的港口变成了公园。因为其贸易和经济地位变得无足轻重,正好躲过了开发商犀利的眼神,让小城得以完整保留。

Harpers Ferry (哈家渡)

在西弗吉尼亚州,是Potomac河与Shenandoah河的交汇处,跟马里兰以及弗吉尼亚隔河相望,是个非常迷人的历史小镇。南北战争以前,这里有不少兵工厂制造武器弹药。后来一个叫约翰布朗的白人哥们儿实在看不下去黑人为奴,带着21个“暴徒”武装袭击军工厂并解救黑奴。当然,这种行为很快被有关部门定性为有组织有预谋的反革命暴乱事件,妄图颠覆奴隶制度,并将其绞杀。这件事当时“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南方的奴隶们都想造反,北方废奴州也越来越难以容忍南方各州的蓄奴政策。几个月之后,美国内战爆发。内战期间,这里是重要前线,多次易主。战后这里的经济一蹶不振,几乎荒废。现在这里是国家历史公园,镇上的历史建筑都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并开有多家小型博物馆,介绍或还原二百年前的生活。

Chesapeake & Ohio Canal

Potomac河水流湍急,不适行船。可放着这么好的水不用实在可惜。牛B的米国古人就沿着河道在这条大河边人工修了条小运河,把湍急的河水挡在运河外面。挡水的既做堤坝又当纤道,一举两得。这条运河同西进运动、工业化、交通方式的演变等历史都有直接的关系。后来,由于巴尔的摩到俄亥俄的铁路通车(又是巴尔的摩!看来这小子当时真是影响力巨大),铁路运输逐渐取代水运,这条运河也逐渐荒废。现在也是国家历史公园。

Appalachian Trail

是美国最著名的徒步小路,沿美国东部的Appalachian山脉几乎贯穿南北,全长3500多公里(参考一下,北京到乌鲁木齐2800公里),南部从佐治亚州开始,经过14个州在最北边的缅因州结束。Harpers Ferry正是这条徒步线路中的一站,青年旅舍里住的基本上都是过路的暴走族。

更多信息参见

http://www.nps.gov/hafe/index.htm

http://www.nps.gov/choh/index.htm

http://www.smithsonianmag.com/history-archaeology/Tales-From-the-Appalachian-Trail.html

亚历山大镇 Alexandria Town

从地铁国王大街站出来当然就是国王大街。有做工粗糙但免费的仿古观光车将游人拉进城里。狂赞免费。

IMG_2305

选举和无障碍(机会平等)可能不是美国特产,但绝对是我国特缺。

以前的港口,现在的游艇码头和公园。背后是鱼类制造艺术馆,以前是鱼雷制造厂。

街上

下一站Harpers Ferry

搭地铁去华盛顿转火车。华府的地铁系统还算发达。地下站部分就好像在下水道里,直接是裸露的水泥,没有任何内饰。他们的口号是:怎么能把钱贴墙上?灯光都是从墙根儿打上来,有点昏暗。只是站内异常宽敞,屋顶也颇高,什么都是大号的。

IMG_2375

地铁坐到联合车站,改乘美国国铁Amtrak从华盛顿开往芝加哥的火车。

座椅很舒服。不论是光脚还是穿鞋,蹬在椅子上都没关系,但仍然对不起那21美刀的价。别误会,这价钱不是到芝加哥的,我只坐三站罢了。因为是周末,我别无选择。如果你足够幸运可以在工作日出游去Harpers Ferry的话,请一定搭乘马里兰公交局MTA运营的MARC通勤火车,虽说班次有限空调超凉,但同样的线路花同样的时间,只要11刀~这个国家经常在宰你的同时还留个不宽的逃生口给你,能不能跑得掉就不好说了~

Harpers Ferry 到了

IMG_2646

这个地方按照中文的习惯应该翻译成哈家渡,是Potomac 和Shenandoah 河的交汇口,划分出三股势力:下图本人所在位置属西弗吉尼亚州(营业税6%),左前大山属马里兰州(营业税6%),右前远山是弗吉尼亚州(营业税5%)。

下了车往回走,过了河之后要走上四十分钟下图所示的林中小路。这路其实就是运河的栈道,也是那条贯穿美国南北的徒步小路的一部分,不时有跑步或者骑车的人经过,大部分时候放眼望去都只有你一个人。景色不错,一边是河水湍急的Potomac River,一边是荒废了的运河。

IMG_2403 

用一张黑白打印出来的google地图找到了这家隐藏在山里的国际青年旅舍。和德国那种动辄五六层,几十间房的大地方相比,这就太袖珍了,看起来就是个民房(其实原来就是民房)。不过气氛不错,有公共厨房可以自己做饭,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样样齐全。亮点是有个大冰箱,里面全是住客们留下的食物,不乏某在国内被神化了的奶油冰棍品牌。什么?别人吃剩下的脏不脏?入乡随俗吧,在这个点过钞票后还能大把抓面包的国度,没有什么是不卫生的~

IMG_2395

这里住的都是江湖上暴走的神人。下图最左边坐着的那位叫Michael Hanson,是个盲人。他正在徒步穿越整个Appalachian Trail,现在正好走到了一半。最开始听说很多人花半年时间徒了3500公里走完这段路时感觉很疯狂,后来知道了居然我眼前这位盲人也在干这件事,我几乎震惊的要石化了。Mike同学后天失明,之后发现他因为失明根本找不到工作。他想通过此举向世人证明,盲人可以做很多正常人觉得他们干不了的事。和他同行的是一个独立电影制片人,一路随行拍摄纪录片。盲人大哥不太爱说话,倒是跟制片人聊了不少。他对中国的新闻审查很感兴趣,以为中国人翻墙上Facebook会被警察逮捕(到底会不会?)。

Mike的博客:http://blindhiker.wordpress.com/ 去给他加油吧。他的小上网本里装了盲人读屏软件,看网页(仅限文字)发博客貌似都不成问题。

IMG_2396 

以上是2010年6月5日的行程。因为又臭又长的,后面的就再开一贴。欢迎批评指导。

空白的六月

竟然有一个月木有更新。六月其实折腾了不少地方,空白的博客,让我深感罪孽深重~


一不小心,已经踏上祖国闷热的怀抱。上来一瞧,原来一张图片都显示不了!您说,这事怎么这么CD呢~
登陆图床的相册看看,网页都很好,照样登陆,但唯有里面的相片统统看不了…决心另觅免费图床,苦练翻墙技艺,决不让伟大的Party_MLGB阴谋得逞。
打开带回来的空水壶,再闻一闻自由的空气吧…C,馊了~

米国七九八和十年未见的爱德熊

这大概就是巴尔的摩的七九八。Woodberry工厂区,是巴北部的老工业基地,自打1790年(也有说1802年代的,不知道信哪家)第一家面粉厂落户在此之后便不断发展壮大。在19世纪初,这里是全国的面粉加工中心,到了三十年代,逐步转为以纺织和制铁业为主。在十九世纪末的鼎盛时期,有超过4000工人在这里工作生活(2000年时,只有1000人在此居住)。
到了二十世纪,Woodberry在不断加深的劳资矛盾和大萧条中动荡。战后,随着美国制造业的转移,逐渐衰落。最后一家工厂于1972年关门。现在,有多家电视台在此落户,远远就能看见唱对台戏的两个电视发射塔。过去的老厂房也大多演变成影视工作室、画廊和办公室。

这残垣断壁游泳池还挺酷的~


晚饭特意去的这家巴尔的摩唯一的爱德熊。对这个在美国已经日渐式微在北京消失多年的快餐品牌,总有着那么一点特殊感情。十多年前,南礼士路和长安街的路口也有一家,也有这么个玻璃转角,只是黄金位置很难抢到。
风油精味儿的乐啤露(Root Beer)是招牌,盛在挂着白霜的玻璃扎啤杯里,上面还顶着一个冰激凌。没记错的话,那一杯要八块钱。在全民下岗的1998年,一杯水八块钱…
不知道是这八块钱还是风油精味或是两者皆有而阻挡了它火爆起来,他家的生意一直不冷不热。楼上楼下两层,总能找到空位,因此也就成了放学后写作业、聚餐、侃大山、打牌、以及个别成双成对同学约会的理想场所。俨然成了学生的“茶馆”。记得最后一次聚会是在四中考完体育会考骑车到这。之后高考、大学,貌似哥儿几个再也没来这里聚过。很快,在被肯德基的东家收购之后,北京所有分店关门大吉。

十年,挺大的一个数。带着十年依稀清楚又大多模糊地记忆点了康妮热狗和“雪山乐啤露”(多好的中文名字~)。不过说实话,当这些东西摆在我眼前时,我失望透了。
热狗很咸,薯条太硬。装在纸杯里顶着一团糊糊还有个塑料盖的东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搅拌一下,喝一口。味道没变,只是感觉全无。我明白了,我挂念的不是这杯饮料,而是那段岁月和那些人~

工作日

因为近来这博客上除了游乐观光贴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内容,很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误以为本人来此地纯属娱乐,以游代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若是事实,虽有损形象,也就罢了。可问题是老板把我买到这是做劳务输出的。近一个多月几乎每天朝九晚九的做人肉实验,跟无数洋人鬼子周旋,哄着他们老老实实听从摆布,谈何容易。虽然起得没鸡早,睡得估计也没小姐晚,但着实累的跟孙子似的。就盼着周末能出去逛逛。

要把这个复杂的实验过程解释清楚,需要费一番口舌。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印度英语听力理解有了一定进步。一天坐在小黑屋里、单面镜后,监视器前,看着来自全球的各色鬼子,我就安慰自己:这也算个经历吧。默罕默德大哥长得和恐怖分子一模一样,定点要面朝圣城麦加礼拜,所以一天中某些特定时间他是绝对不会来的。前台的蒙古妞也报名参加实验。从数据上看,她不是来骗钱的胡乱瞎弄就是脑残。台湾妹说的“国语”嗲得桌椅都晃。有出双入对来的,两口子一下就50美刀到手,出门就吃自助餐去。还有,经常被放鸽子,约好了来的不出现。问他怎么回事,亚裔多说有家庭紧急情况。做了这一个多月实验,我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家庭。美国鬼子大多一脸无辜的说“太抱歉了,我睡过了”或者“我真的完全忘了这档子事!” 真是没辙。不过看在我也经常“全忘”的份儿上就那样吧。不过以后谁要是再一脸崇拜的说西方人时间观念有多强我就抽谁。

今天人品极大爆发。上午毕业典礼后系里摆了个冷餐会,就在实验室门口。这就是送上门的美餐。招呼吧~

对于这里大部分学生来讲,这个学年在今天结束了。我不是他们中的一员。

非典型的费城一日游

费城。宾州首府,美国第四大城市,前首都,历史悠久,一度辉煌。因为独立宣言在这里起草、宣布,费城也被看做是美丽坚强乌合之众国的摇篮。而到了现代,在华盛顿和纽约之间的阴影下日渐迷失衰落,逐渐淡出一线城市之列。
从车上下来,另外俩中国人一拐就进了H&M。她们起个大早然后做俩小时汽车,扔下历史不学风土不看,原来是出来购物的。简直不可理喻~
在俺腿儿着去独立公园游客中心盖洛(gai2 luo)地图的路上,经过了一个菜市场(Reading Terminal Market~)。菜市场可是好地方,堪称最地道最草根最活生生的景点,通常还能一饱口福且物美价廉。

老大妈的苹果酱。忘了尝一口了!
意大利熟肉铺的老板娘。
市场里的部分美食。当时不饿,没有下手。想着下午逛回来再吃。可谁能想到竟没有再能逛回来~悔啊!

过了菜市场继续往独立公园走,不远就是唐人街。
不知道老美有没有概念,其实中国不这样。
一路上风景不断。过了唐人街迎面走来一群(敏感词)队伍,手举条幅高喊口号。要求废掉美联储(End The Fed)。动机不明。
[新华社灵魂附体]这一小撮别有用心的跳梁小丑根本无法阻挡广大美国人民和牲畜建设和谐社会的坚定决心。一旁的马车夫William Penn XVIII是老一辈革命家,宾州缔造者William Penn的第二十八代嫡孙,在美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主攻独立战争史,并以硬笔书法见长。他痛斥到:“这都是国外反美势力一手策划的彻头彻尾的闹剧,背后一定受到某大国的暗中指使,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注意到,连拉车的马都自觉戴起眼罩,表示坚决抵制。
终于溜达到了独立公园。独立宫,自由钟,独立广场等对美国最重要的遗迹都在这里。要去独立宫里参观,需要到游客中心领票。票是有时间限制的,要在指定时间入场,如同看戏。要了一张最晚的,下午逛回来再看。可谁能想到竟没有再能逛回来~
这到底是上哪了最后都没逛回来?就是这个叫德国城(GermanTown)的地方。坐了半小时通勤火车才从费城到这。这里是早期德国移民聚居的地方,但现在居民已经是什么人都有了。
看着德国么?没去过,求鉴定。
路边有个小画廊,正在搞“周末艺术品市场”。住在周边的“艺术家”门捏几个小人儿,画两张小画就都跑来支上桌子开卖。不过显然自娱自乐的成分更大一些,大家都站在后院围着烧烤炉等着吃烤香肠。
跟老板聊了几句,他和几个朋友租了这栋房子,一层是画廊,自己住楼上。他这代卖各种“艺术品”,每年十月还有一次大展。没好意思问在这么个居民区里开画廊生意怎么样,不过看来是很滋润。当然,还有下面这位热情的女艺术家,在别人都被烤香肠吸引走了的时候还能向我展示她的小熊和CD,实属难得。
这是当天费城之行正经参观的唯一景点。此宅是Benjamin Chew的夏季别墅,在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曾在此领兵打仗。至今墙上仍保留了二百多年前的枪眼。此宅直到六十年代仍有人居住,但历代的主人都觉得能住在华盛顿打过仗的地方是人生莫大的荣幸,因而历次翻修都特意保留了那些枪眼。就像奖状挂在墙上一样,光荣!
老大的一个院子,由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头和一个不大能走路的老太太看管。他们看到我来,眼睛都放光了,估计太久没有见过游人了,兴奋的问我:你是怎么找到我们的?
老头研究了半天POS机,终于给我刷了门票钱,然后嘱咐老太太看好门,他要亲自给我讲解~老先生的讲解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从门房到宅子的正门,顶多一百米,讲了没有一小时也有四十分钟。绘声绘色的描述房子的主人家的来龙去脉,独立战争时华盛顿如何指挥八旗兵丁在此激战,以及后来这房子的演变过程。到了屋里,每一幅画像都要介绍良久,如果画的是Chew家的某一代夫人,那么她娘家的家史也要介绍一下,如果画的是Chew家的某个小姐,她婆家的底细也能讲上一阵。太热情了~

从德国城回到费城,独立宫的门票已经过时,那个有美食的市场也来不及赶过去,只在老城区转了转,去看了一眼富兰克林大桥。最后买了个费城名吃——起司牛排聊以安慰。
 

楼上这张本应有个近景当做主题,可惜没有,正好像这次随便瞎晃的费城之行,没有主线也没有焦点…

狂游在春天——不照相改拉洋片了

俺现在感觉到摄像和剪辑的魅力了,但还是很不熟悉这种和摄影不同的表达方式。虽说满篇硬伤,但还是很享受非线编的过程。也恨自己怎么没好好拍几段。
不过,这真的太耗时间,这三分四十秒,我断断续续的弄了小一个月~惭愧~我要啦免费统计
请放大音量播放。缓冲时间可能较长,用56K猫的就死了心吧~

漂洋过海来看你——樱花盛开的炎热春天

先八一八天气吧。现在感觉如同盛夏,短衣短裤短打扮,盼着大巴开空调,多一步路也不想走,没食欲,想游泳,吃冰棍(非常想念大红果)…今天发现晚上在廊子下乘凉是个好主意,还能抱着本儿上网,我很欣慰。我要啦免费统计

记得去年从三月开始就陆续在Space上看见南方的网友拍的樱花,一直到五月,旅顺的樱花才开。再往前倒(dao2),自从上了大学之后,西安,北京,大连,每年的都没落下过,可巧这些地方还都有樱花,也真是缘分。这一晃,又是一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虽然漂洋过海,但这樱花的缘分仍然不减当年。

华盛顿的国家樱花节/National Cherry Blossom Festival 虽然没有大连的国际樱花节口气大,也着实壮观。而且不收门票。

这是1912年,第一株日本赠送的樱花被种下的地方。我也分辨不出来哪棵是第一,反正都有年头了。


沿着潮汐湖(Tidal Basin)一周,以及East Potomac Park河岸两旁全都盛开着粉色的樱花,游人也是摩肩接踵。还是头一次在此国见到这么多人,让我不由得回想起天朝来。

上午看完樱花,又去了几个第一次来华盛顿时没来得及看的博物馆和纪念堂。对供奉各痿人的纪念堂纪念碑难以引起丝毫共鸣,倒是觉得博物馆都很有意思。自然历史博物馆完全不像博物馆奇妙夜里看到的样子,完全不像!天朝来的人进它旁边的美国历史博物馆之前总不免担心,这么大个楼,才二百多年历史,怎么装得满呢。如果它按照天朝的风格,把屋子里面摆满瓶瓶罐罐,再贴个小标签告诉你我国在多少多少年制造了罐子X1,在多少多少年制造了盘子X2…..(X=一个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认识的字),那他们家就等着关门吧。因为他们真的没生产过什么值钱的盘子和罐子。

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展室全是出土的一具具白骨。旁边有很详细的文字介绍考古学家到底是通过什么来确定这人生前的身份的。比如通过化验可以知道骨头里的碳是来自玉米还是小麦。玉米是早期英国移民登陆美洲后的主要食物,而他们在英国时以小麦为生。如果骨头里的碳完全来自于小麦,则此人很可能是刚到达美洲不久便去世,如果全部来自玉米则说明他是在美洲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如果介于两者之间则是在美洲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第一代英国移民。对比奴隶主和奴隶尸骨中龋齿发病率,发现有钱人因为吃糖多,牙口都不好,有些人还因为牙病导致感染丧命。而奴隶们吃不着糖,还参加劳动,所以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关于医疗,文字介绍中有一句话最乐:那时候,治疗可能比疾病本身更危险…呵呵,就是搁现在,也不无道理~

另外,路过白宫(这次终于看到了)时正赶上奥巴马的车队从“宫”里出来,隔着茶色玻璃一睹芳容,显得更黑了~


前三年的樱花,比比哪的好。
2008年 北京玉渊潭 我等的花都开了  http://laomaoqiyang.spaces.live.com/blog/cns!8965F06D6DA154D5!1997.entry

狂游在春天——蜂鸟旅馆1920

http://www.xiami.com/widget/681353_1768975334/singlePlayer.swf


这是上上周四(真久远)18号的事。我要啦免费统计
话说前几天稀里糊涂在这个叫Lake Worth的地方订了个床位,坐了一个半小时火车从迈阿密转战至此。旅行中的机缘巧合经常能带给人惊喜。这个多少还保持着一些30、40年代风貌的小城似乎很少有游人光顾,哪里都安安静静。

住的这家旅馆叫“蜂鸟”(Hummingbird Hotel)开业于1921年,让我眼前亮了又亮。从外面看,是个很不起眼的二层白色小方盒子。推开一扇小木门,里面就是大堂。不过用这个词形容这间屋子实在不当,它小的就像一个普通人家的客厅。一个说话小声,礼貌客气但从不微笑的黑人老先生坐在一张大写字台后。他如同放满了三倍的慢动作和满头白发都在告诉我用电脑完成我的预定并不是件容易事。他大概用了15分钟,做完了这些别的地方用不了5分钟就能搞定的手续,然后打开一个挂满钥匙柜橱从中取了一把给我。不过,我很享受这认真但迟缓的“服务”。我是来玩儿的,就让效率暂时见他的鬼去吧~
走过窄窄的楼梯,穿过狭长的楼道,我打开了我房间的门。再次眼前一亮。本以为是个多人间的宿舍,而实际上是个迷你单人间。这房间的宽度=单人床宽度+一个床头桌。这显然不是当代旅馆的范儿~
这是旅馆的一个公共客厅,可以用电脑、打印机,还有免费咖啡。有时候一个工作人员都不在,“大堂”会锁门,住客就从这个房间进出。我刚开始有个疑问,要是退房的时候也找不到人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最终通过实际行动得到了解答,一会儿再说。
第二天一早,从旅馆出来往海边溜达。迎着早晨温柔的阳光,开始这段旅行的最后一天。
路边的松鼠完全不怕人,我一走过去就被团团围住索要粮食。他们要吃早饭,我想我也该弄点吃的了。

海边的栈桥上有一家露天餐厅,就是它吧,在佛罗里达还没像样的吃过一顿。稳了稳一看到$标志就颤的小心脏,点了个蓝莓煎饼套餐。以前在北京的乌巢吃过,印象极好。这回吃美国版的,嗯,也就那么回事儿,尤其和价钱比起来~
不过景色是无敌的。
这的沙滩是金色的,和迈阿密的及好莱坞的白沙滩不太一样~
冲浪的和看着别人冲浪的
这个建筑很热带~
在Lake Worth没安排任何游览,吃完早饭就在海边晃了一上午…
中午回去退房,发现“大堂”锁了门,一个工作人员也没找到。碰上另外一个住客见我正原地打转,指了指门口的一个小盒子。我过去一看,盒子上面贴着纸,说要是找不到工作人员就把门锁好,别落下东西,把钥匙放里面就走吧。我赶紧掏出昨天入住时打印的账单仔细看了看,原来一分钱押金都没收~
说实话,作为一个阴谋论盛行国家的公民,我是多少带着些震撼走出这里的。如果人们彼此信任,很多事情会简单许多。

Lake Worth这个带着点怀旧的色彩的地方似乎很适合作为旅行的终点。何时能再来呢?

Hummingbird Hotel

631 Lucerne Avenue
Lake Worth, FL 33460-3820
(561) 582-3224
可以通过Hostelworld.com预定,但要收手续费,直接打电话过去就能省了~那个黑人老先生会说中文:“你好”~

佛罗里达南部东海岸主要城市间的通勤火车Tri-Rail。在车站的自动售票机上买票,车上查票。此车还有一大特点:可以在车厢里吃东西~